Ir al contenido principal

玉米故事.續




(這篇文章有一個精簡版,寫在七月的《鄉間小路》,標題是《山中的玉米故事》;其實也是幾年前寫過的《玉米故事》的續。)


玉米是於我有某種深刻連結的食物,那樣的連結源於在旅途中不經意拾起的味道。

尼加拉瓜的偏僻山村,村裡皆是和了碎石與草稈的土房子,家徒四壁,只有牆上的耶穌畫像及一條吊床,女人拿出前一晚以石灰煮過的玉米穀粒開始揉麵作餅,烤盤上的薄餅如胸脯一般呼吸,熱空氣在體內躁動不安,餅皮上的燋痕還可看到研磨不全的玉米碎屑。非洲槁黃的高地草原,黃昏的炊煙點綴平坦單調的大地,人人熱情的與我握手擁抱,然後端出一大盤灰白扎實的玉米糕,用菜刀像切蛋糕一樣切了一片放在盤子裡遞給我,我用手取食,抬起頭看見一片奢侈的星空。西班牙北部鵝黃石塊鋪成的中世紀小村,在寒冷的冬季家家戶戶大門深鎖,村中央的水池與廣場空蕩蕩,我的腳因為長時間重裝步行在堅硬的路面上腫脹不堪,只能躺在教堂的接待所壁爐旁,旅伴從大背包中拿出從義大利家鄉帶來的玉米碎粒,熬成熱呼呼的金黃玉米糊,切了一塊奶油丟進我的碗裡,瞬間油水淋漓,奶香滿溢。

就這樣,我總在旅途中發現玉米的碎粒,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樸質無華的在餐桌上扮演起主食的角色,默默的成為一片土地上的文化標誌。這些味道深埋在記憶之中,回到台灣之後卻鮮少反芻咀嚼,畢竟,在台灣玉米普遍作為蔬菜,而不是穀物般的主食——至少我曾經是這麼以為的,直到我慢慢的走入了平原都會區背後,那片總被作為背景的廣袤山林。


「以前這裡到處都是玉米田啊、花生,」小發財在熟悉的山路上顛頗攀爬,同行的部落夥伴對著四周棄耕而後生的雜木林有感而發。正是在那樣的回憶之中,藏著過去我未曾知曉的,曾經出現在台灣先民的生活中卻被歷史淡忘的穀物玉米的滋味。

過去玉米在布農族的飲食中佔有一席之地,在小米短缺的時候,玉米飯適時的填補了主食的位置。這種玉米,正如我記憶中美洲的玉米餅、非洲的玉米糕、歐洲的玉米糊,是屬於乾硬採收、營養價值高、能長時間儲存的硬質玉米。現在部落裡老一輩的族人仍有食用玉米飯的記憶。

其中之一就是我熟悉的內本鹿長輩,tama kin。tama kin 是從深山的內本鹿核心區被日本政府遷移出來的第二代,他的爸爸經歷過被遷徙、並被徵召到南洋從事高砂義勇軍;他則在戰後的台灣長大,恰好是部落接軌主流經濟面臨重大轉變的時期。他跑過遠洋也曾深入全台各處作林班工,部落的今昔之變烙印在他的生活中,一如餐桌上那一大鍋濃稠的玉米飯、小米飯,變成今日碗裡粒粒透光白皙的大米。

自從去年夥伴進行了部落傳統飲食文化的調查之後,我們一直想重現玉米飯的記憶。終於在霉雨與豔陽交錯的初夏,將收成風乾的玉米裝進籐簍,連杵臼也背上了山,邀請 tama kin 帶領學員一起到 mamahav 學習基地製作玉米飯。

在把玉米放入嘴裡之前,得先用雙手認識他。玉米粒稍微浸泡後放到杵臼中舂搗,一來玉米穀粒有一層皮膜,不易進食與消化,搗過便可將穀粒脫膜,再放在藤製篩盤上拋甩,藉著風力將皮膜與穀粒分離;二來是整粒的玉米非常難熟,搗成碎粒能加速炊煮的過程。一般而言會將搗碎的玉米依顆粒粗細再分為 putuh 與 tangtang,前者大約是碎米粒的大小,後者則是粉狀——事實上 tangtang 正是搗搗杵音的狀聲詞,引申為粉狀物,爽身粉也被稱為 tangtang。整個玉米處理的過程就是反覆的舂打、撥分、拋甩,說起來簡單,我們每個人輪流舂沒幾下便已涔涔汗下,只能看著行動不便的 tama kin 拿起篩盤熟輾的轉動拋甩,不時隨著風向調整位置,沒風時就伸直了脖子使勁的吹,膜屑漫天紛飛。

「以前要吃一頓飯是很辛苦的,天還沒亮就聽到爸爸媽媽起床搗米,這樣才有一天的三餐可以吃,」tama kin 跟我們分享他的玉米記憶,以前他很喜歡吃玉米飯,「吃小米不可以加糖,不然會吃太多,就會窮,但這個玉米可以,煮好之後加一點糖,甜甜的,很好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因為小米一年只能種一次,但玉米可以兩次。」

或許就是這樣的高產能與高適應性讓玉米得以在世界各處落地生根,在哥倫布大交換被帶來太平洋西岸的福爾摩沙這個小島後之後,隨著四處遷徙的布農族人進入深山之境,卻又在人類世界的政權更迭之下節節退出山林。70 年代部落還曾大規模種植玉米,除了自用之外更多的是賣給廠商作為牲畜的飼料,傳統食材搖身變為經濟作物。而在台灣加入 WTO 開放進口之後,如此的場景也不復見,如今部落種植的傳統玉米,甚至比小米更少。

tama kin 的玉米故事,伴隨著杵音與午後的暖陽緩緩流瀉,沖積成篩盤上逐漸隆起的玉米粉丘,一如手臂肌肉裡堆疊的乳酸。我們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處理玉米穀粒,直到天色逐漸黯淡,最後大夥只得帶上頭燈,迎著灶火,繼續炊事。這次煮的是加料的版本,玉米碎粒煮開後,依序加入花生、南瓜與現地採集來的野菜,和入鍋中,在三石大灶上以木鏟反覆刮攪,當質地由湯水變黏稠甚至翻攪不動,再抽柴蓋鍋,悶起來收乾,直到口感介在糕、餅之間。


山中玉米飯的味道讓那些在世界各個角落不小心嚥進心裡的玉米記憶終於得以反芻,更揉合了對布農文化與這片山林的情感,再度深化進我的體內。對於我這個百岳沒爬過幾座的半吊子山人來說,反而對挖掘這些較少為人知的山地文化情有獨鍾。而這樣在地的挖掘往往反過來讓我看見這座島嶼在整體人類歷史脈絡中的座標。布農的玉米飲食文化體現了人與玉米在這個星球上的輪轉流動,玉米穀粒如何隨著人類夥伴在世界各地流浪、落腳,餵飽了人群,更串聯了各地共同的味覺記憶,讓我們與遠方的生命產生隱隱的連結。

然而與過往的玉米經驗不同的是,在絕大多數以玉米為主食的土地上,大多已發展出玉米脫粒、研磨的專屬機器(註);而眼前的這鍋布農玉米飯卻仍保留了一種「人」千百年來以身體直接與萬物互動的純粹。

不論是搗米做飯、削藤作籃、鑿木作臼,過往的我們總是與自然之間直來直往,沒有原理、沒有解釋,有的只是扎扎實實的身體感受,建立起來的對真實世界的認知與記憶。這樣的世界觀中,我們與萬物之間的關係更加深刻而帶有情感,也體現出生命的純粹本質——或許這正是玉米故事反覆想對我訴說的。


眾人合力分工處理玉米穀粒

以藤篩盤拋甩吹分外膜

依顆粒粗細篩分

左為 tangtang(粉),右為 putuh(角粒)

暮色中誕生的雜燴玉米飯


在我所接觸過的穀物玉米文化中,處理玉米的方式約略來說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我在《玉米故事》中有提到的,玉米的原生地美洲的原住民所採用的 nixtamalización,利用鹼性的灰水熬煮將玉米的皮膜去掉並軟化穀粒;另一種則是最直觀、本能的,也是我們的身體構造——口腔與牙齒——所教給我們的:碾碎。事實上,除了美洲之外大部分的地區採用的方法大概都是這樣,包含這篇文中所描述的布農族的處理方式,差別在於機器或杵臼、研磨程度的粗細。這或許是因為舊世界對玉米的認識大多是間接透過歐洲人,而歐洲人在將玉米從新大陸帶出來的同時,卻沒有將那片土地的原住民對玉米的處理方式傳播出去,而是採用了在歐洲已行之有年的磨麥製粉的方法。這兩者本無優劣之別,卻引發了一點插曲:玉米有毒。

因為玉米本身的營養結構缺乏可為人體吸收的維生素 B3,少了他會導致一種糙皮病,曾在白人社會中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造成嚴重的死亡,以至於產生「玉米有毒」的傳聞。然而玉米在美洲已有千年的食用歷史,何故?原來關鍵正在於 nixtamalización,鹼水熬煮除了可以讓玉米穀粒脫膜之外,也會讓原本存在於玉米但卻被鎖住的維生素 B3 釋出,供人體吸收,便可預防糙皮病。美洲原住民或許也不知道這背後的原理,而在當時歐洲人看來,也覺得鹼水法很搞剛,用水車、風車磨坊不是快多了嗎?

但——後見之明——古老的智慧還是有他的價值吧。


Comentarios

Entradas más populares de este blog

走入回憶之森(內本鹿21年回家紀行)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空氣中有冰。我鑽出睡袋,披上厚重的羊皮襖,身體還是不停的顫抖。戴著頭燈加入早已在火邊準備早餐的葛利,蹣跚的翻動火上的捲餅(當天的早餐是墨西哥捲餅配上葦如自種自磨的花生醬),身體也不自覺的往火邊靠,想把自己也烤一烤。天漸漸亮,我聽見夥伴的呼喊,走出天幕一看,外頭的青綠山林已在一夜之間換上雪白衣裝。 我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內本鹿時也遇上霜凍。當時我們走的是從高雄 馬里山翻越 出雲山的穿越路線,一早起來發現營帳上積了一層厚厚的冰要壓到臉上,出來一看發現我們已置身在一片雪白的鐵杉林中。那趟山行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越級打怪,幾乎每天我們都是迫降,有一晚缺水,Katu 老師拿出背包深處的米酒,說裡面有 80%的水⋯⋯ 五年過去了,沒想到又再次遇上白皚山林。我好像看見當年那個毅然走入山林的自己,從雪白的森林中走出來,對著我問:一路走來,還好嗎? - 林道 35k,一直被稱為「冰箱」的五層樓高的白簾瀑布在霜凍之中,成了名符其實的冰箱。大夥小心翼翼的爬過冰滑的倒木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機拍一首「冬季戀歌」,只有 Salizan 面對難得的雪景心裡似乎沒有特別興奮。 雪大概也是 Salizan 心底的某個時空轉換門。今年僅 24 歲的他,第一次走內本鹿是在七年前,就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不僅僅是結霜,而是名副其實的下雪,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白。沈重的行囊壓在年輕的雙肩上,雙腳走到紅腫起泡,在身體又累又冷之際,火又怎麼都生不起來。 當年連 Katu 老師也被震撼教育。他說自己當時經驗還不夠,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看到女兒不停發抖,他立刻脫下雨褲給女兒,而自己身上連件雨衣都沒有,只有 Gortex 外套。沒多久他就全身濕透,在零度以下的風雨之中,體溫迅速流失。就在危及之際,他想到學過的求生守則,立刻把自己全身套進大塑膠袋中,身體才慢慢暖起來。如今的他在霜凍的山林之中,撐著傘自在的領著隊伍前行,跟我們笑談當年。 那年在 Salizan 心中還留下了一個遺憾:惡劣的天候造成溪水暴漲,滾石磊磊,河道無法通行,使得他們無緣回到 takistalan 家族的祖居地 madaipulan。他們還特地在 takisaiyan 等待一天,懷抱著天氣好轉的希望,但最終天公依舊不作美。當時已年近 60 的爸爸告訴他:「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不過你以後還有機會,一定要回到 mad...

前進天空之城,馬西桑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12月號) 根據口述,布農人最初由西部海岸向山遷徙,或許是出於對耕地獵場的需求、或許是出於其他族群的擠壓,他們篳路藍縷的進入了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區,逐漸發展出郡、巒、丹、卡、卓、蘭六大社群。18 世紀初,布農人開始向外擴張,以丹、郡、巒群為主跨越中央山脈主稜的障礙,向東、向南遷徙,形成橫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的布農山林王國,直到 1930 年代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才被強制遷移至淺山地帶。翻開今日的台灣地圖,布農村落圍繞著中央山脈南段的東西兩側,成為現代社會的邊陲,卻是面對廣袤山林的最前線,數百年間建立的文明遺跡仍靜躺山野⋯⋯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文獻記載中台灣最高的部落為隔著馬霍拉斯溪與馬西桑相望的太魯那斯,兩者海拔實在伯仲之間)。今年深秋,我們一行人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考古研究團隊、原民台攝影團隊,以 12 天的時間,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在過去,馬西桑的聯外交通除了部落道路,更有官方的清八古道與日八古道馬西桑支線,然今日這些古道大部分都已交還山神。我們為了入山的路線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採取一個看似繞道,實則卻是最保險的路徑:馬博橫斷。 被平移的山,逆向走回遷徙之路 高底盤的四輪傳動得利卡仿如山野戰車,無畏顛頗的土石,載著大隊人馬沿著中平林道在太平溪谷的的南岸之字攀升。底下的湍流切開山體,水源頭直指高山稜線,回頭望,縱谷平原的農村稻田一片安詳。不知道開了多久,一下車,冷空氣宣告我們已經進入山的領域:這裡是馬博橫斷的東口。 一般所稱的橫斷,通常是指跨越山脈的 A 進 B 出路線,而馬博橫斷因穿越中央山脈主稜上的馬博拉斯山而得名。為了前往海拔 1800 的馬西桑,我們從拉庫拉庫溪北邊的太平溪,借道馬博橫斷東段的登山路徑深入山區,再跨過海拔近 3400 的太溪-拉溪分水嶺,從後門進入馬西桑。這條路雖然遠繞,卻因為終年有登山客,路徑保持完好。 「馬博拉斯山的名字是來自族語的 manqudas,意思是老人家白頭髮的樣子,因為以前天氣很冷這裡會下雪。」我們在森林中手腳並用的爬了四天,終於上到視野寬闊空氣稀薄的高山稜線,陽光灑在眼前眾山頭,Salizan 拿著手機核對,一邊搜尋腦裡讀過的文獻...

岩穴、廢橋與殘屋

我們手持著提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的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最早是從部落長輩的口中聽聞此鐘乳石洞,當時只覺得天方夜譚,沒想到親自踏查還真有這麼一個詭譎之處。我們特地帶了捲尺丈量,整個洞穴的深度達 40m,中點還有一T字型叉路,整體穴形相當工整,明顯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荒山密林中會有這麼一個隧道? 隧道附近還有一座殘破的鐵線橋,我們試圖推敲兩者的關聯性。鐵線橋僅存兩條鐵索仍緊緊的抓著兩岸絕壁,但橋板皆已不見蹤跡,四處可找到一些散落的鐵線零件,水泥柱體也傾倒在土石堆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此處唯一的廢橋遺址,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座。在內本鹿古道的踏查中這段一直是個懸而未定的謎,有些資料顯示,古道離開清水駐在所後應維持在鹿野溪的北岸,繞行跨越北岸的幾處支流後接到嘉嘉代駐在所;但也有些資料顯示,古道在此跨過主流,於南岸行走一段後才再跨回北岸。但就算如此,為什麼會有三條橋呢?還是古道另有支線連結對岸的 masuvanu 聚落? 我們循古道繼續往前探查其餘的兩座鐵線橋。古道大抵沿著等高線前進,秋冬之際的森林微雨,空氣既靜且輕。繞過幾個溪溝瀑布、礫石崩塌,森林愈來愈濃密遮蔽了視線,但隱約可以看出前頭有一塊開闊的平地。繼續往前,一座格局方正的低矮水泥結構出現在古道旁。 是一座日式建築的墊高基礎。早期的日本建築多為木造,為了避免白蟻及地面的溼氣侵害,發展成踩高蹺的形式,木屋主體是站在磚造或水泥的高架基礎上。有趣的是,日本建築來到台灣後,為了適應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還把鞋墊增高了:日本的「床高」(室內地板高度)大概是 45cm 左右,臺灣則提高到 60cm 左右。而研究山中駐在所的專家林一宏博士又發現,「(駐在所建物)床高僅 1 尺半與日本本土相近,比台灣平地一般 2 尺半床高少很多」。我們測量了一下眼前的水泥結構,高度是 40cm,確實與研究吻合。 「有位退休的台電員工寫了一本書,耙梳台灣的電力發展史,裡面有提到在日治末期,日本人打算利用這邊的峽谷地形蓋水壩做水力發電,叫做『清水計畫』。這個遺址可能就是原本是要作為辦公室或員工宿舍的。」我們在水泥基座的遺址旁生火,烤起饅頭果腹,Katu老師一邊將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