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al contenido principal

玉米故事


箱型車奔馳在看不見盡頭的公路上,兩旁的草原因為正值乾季,呈現一片枯槁。只有12個座位的車子硬是塞了20多個人,擁擠難耐,我只能將視線投往窗外。S坐在我前面的座位,也同樣別過頭望著窗外,有一句沒一句的跟我聊著。突然他指了指那個我怎麼看都是同樣黃色調的大地,跟我說那裡有一隻長頸鹿,那口氣就像提到田裡懶散吃草的牛隻一樣。喔是啊,我在非洲。

晚上我到了S的家,一家人圍在一盞微弱的黃燈及黑白電視旁,桌上擺滿了餐盤及鍋具。不知道為什麼的,沒有圍在營火邊茹毛飲血,讓我覺得有點失望。S為我介紹他的家人:他的媽媽、他的阿姨、叔叔。媽媽的身體並不好,只能虛弱的伸出手讓我握,龐然的身軀仍然陷在那好舊好舊不知從那搬來的沙發裡。這裡的女人都長得這樣,高高胖胖的,屁股大大的。阿姨則熱情的與我擁抱,然後從廚房裡端出一大盤的白色像發糕的東西,用菜刀像切蛋糕一樣切了一片放在盤子裡遞給我。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 ugali。

Ugali 是在東非跟南非很常見的一種主食,當地人也會叫它是 African bread。作法很簡單,只要在煮沸的水中,持續的加入玉米粉,煮到變成糕狀即可,大概唯一的技巧就是過程中要不斷的攪,避免燋底吧。Ugali 通常會配 sukuma wiki 一起吃,那是一種很豔綠的青菜,綠到很和平的那種,通常只會用鹽巴調味。這是當地最常見的食物,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食物——那整整一個月,我幾乎餐餐都只吃玉米糕跟野菜。

事隔幾年之後,我來到了一個尼加拉瓜的小村子。村裡的房子僅僅用樹枝架了支幹,牆壁是和了碎石與草稈的土牆。房子外種了一排排的仙人掌作為圍欄,圈著形單影隻的瘦馬,低著頭在旱土裡尋找一點青綠的蹤影;房子裡則是一個純粹的立方空間,牆上掛著耶穌的畫像跟家人的沙龍照,空蕩蕩的,只有一條吊床,跟到處閒晃的雞與狗。村裡只見女人,因為聽說男人都到田裡工作去了——也或者是躲老婆去了——女人們則拿著衣服到小溪邊擣衣兼洗澡,然後回到家中揉著玉米麵糰,拍成一張張的餅,在炭火上烤著 tortilla:玉米餅。

一個女人請我們到家中,拿出了 tortilla 請我們吃,還配上一些紅豆飯。那剛烤好的 tortilla 還如胸脯一般呼吸著,熱空氣在他的體內膨脹乳動,餅皮上一點一點的燋痕間還可以看到研磨不完全的玉米碎屑。我撕了一片放入口中,那個玉米的香味,卻意外的,在我腦海中顯影為 ugali——除了多了點焦炭味。

相隔著大西洋的兩片陸地,一個被人類學家聲稱是所有人類的家,另一個則是狂妄的哥倫布口中的「新世界」,卻同樣飄著玉米的香氣。那味道與記憶串起來的列車,載著我穿梭兩地。

如果歷史學家沒有搞錯的話,我現在所處的這個中美地峽正是玉米跟人類之間的故事產生交會的地方。幾千年前這裡的人類就已經知道種植、食用玉米。新鮮的玉米可以直接收成,水煮或烤來吃都行,也是台灣比較常見的。如果放久一點再收成,玉米就會變乾、變硬,像米粒一樣,可以保存的更久。但這些乾玉米有一個烹調上的問題,就是它有一層厚厚的膜,很難煮熟。中美人當然沒有因為那層隔閡就放棄了乾玉米,再經過幾千年與它相處後,他們發明了一種叫做 nixtamalización 的烹調方式。在 Nahuatl (當地原住民的語言)裡,nix 是灰燼的意思,而 tamal 指的是用玉米做成的麵糰,nixtamalización 就是以灰(草木灰或石灰)去煮這些乾玉米,因為灰溶於水之後的鹼性,會讓乾玉米上那層硬膜輕鬆脫落,煮好之後的玉米再經過研磨就成了玉米麵糰,要做成玉米粽或玉米餅都可以。以前的人或許不了解這其中的化學原理,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實驗家。

當然故事到了2016年的今天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這樣每次都要用石灰慢慢煮乾玉米對一般家庭實在太搞剛,尤其是在已經過度加速的文明之中。因此很多廠商開始將 nixtamalizado 處理後的玉米脫乾,磨成玉米粉,一包一包的出售。一般人家只要買回去,和水就可以直接揉成麵糰了——聽起來好像有點抄襲麵粉的故事。而在尼加拉瓜這邊生產玉米粉最大的公司叫做 Maseca,也因此玉米粉就直接稱作 maseca,我想就是取 maíz seco,乾玉米的意思吧。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玉米粉這項發明抱持負面評價,有人說玉米粉做的 tortilla 少了玉米的香氣,也有人說 maseca 裡面有不明的添加物。也因此市場裡,仍然有許多店家堅持自己煮玉米、自己磨、自己揉麵作餅。在每天上下班的途中,都會經過一攤賣 tortilla 的攤販,一群女人圍著一大團早上剛處理好的麵糰,取下一小球,在桌上用雙手邊轉邊拍,球狀的麵糰瞬間變成一個完整的圓,再放到鐵盤上烤。每次經過都會聞到滿滿的玉米的香氣,混著隔壁攤的乳酪味。

中美人對玉米的情有獨鍾不僅僅是在吃這件事情上,更展現在神話與文學上。Maya-Quiché 族的聖經《Popol Vuh》裡描述,神最早曾嘗試用泥土造人,但因為土捏的人實在太過脆弱,便決定改用木頭。木頭造的人會走會說話,但確確實實的就是個木頭人,沒有任何感覺,因次神降下了洪水毀掉所有的木頭人,他們僅存的後代就變成了猴子。最後神決定用玉米當材料,用玉米揉成的麵糰當肉身、玉米打成的漿汁作血,造成了玉米人。這些玉米人不僅會說話有感情,而且還很聰明,久了之後變學會所有的事。很多中美人仍稱自己為玉米的後代,瓜地馬拉的諾貝爾獎得主 Miguel Ángel 最有名的小說就叫做《Hombres de Maíz》,玉米人。

除了玉米人之外也有玉米神。有趣的是,在 Azteca 的信仰之中,玉米神有兩位,一個是女的,他代表的是柔嫩的、新鮮採收的玉米;另一個是男的,代表的是已經穀化的、乾硬的玉米。同一種作物,不同的烹調方式,也有兩個不同的代表神。更有趣的是,這兩個神在他們的信仰之中,其實是同一個神,只是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同一個軀體裡,潛藏著兩種不同的性格,兩股不同的能量,一者陰柔,一則陽剛,兩相對立卻又調和。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發現自己對穀類情有獨鍾(或者更精確的說是「類」穀類,像藜麥本身不是穀類,但同樣有穀類的性質),幾次出遠門回來,什麼紀念品也沒買,就只帶回了產自埃及的卡姆麥與安地斯山上種的藜麥。J 問我為什麼,當下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或許是因為穀物通常扮演主食的角色,這樣的角色最後就變成了一種文化特徵,像是台灣人吃的米飯、原住民的小米、尼加拉瓜人的玉米等等。穀物進入人類的烹調體系通常會牽涉到一些比較複雜的處理過程,像是脫殼、去胚、研磨,或者 nixtamalización,所以人類與穀物之間的關係是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才發展出來的。這些關係建立在土地之上,進一步成為一個民族的信仰與情感,或者說是一種感謝,對於生命供養的感激。從生物關係來看,人類幫助穀物繁衍育種,而穀物則提供了人類主要的能量來源,兩者就是這麼一個生死與共的關係。

而穀類通常可以長時間保存的特性,也讓人類免去採集生活中糧食來源可能短缺的風險:穀物扮演了一個穩定的食物來源,即是在萬物蕭條的冬季。想想,這是多麼忠誠的陪伴,璞質、平實,穩固、可靠。你不會因為有了穀類,人生就此完整——否則人生也太無趣了;但沒有了穀類,卻又悵然空洞,他伴你走過所有或苦或樂或平淡的歲月。

這就是人類與穀類之間老夫老妻式的忠貞愛情。


Comentarios

Entradas más populares de este blog

走入回憶之森(內本鹿21年回家紀行)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空氣中有冰。我鑽出睡袋,披上厚重的羊皮襖,身體還是不停的顫抖。戴著頭燈加入早已在火邊準備早餐的葛利,蹣跚的翻動火上的捲餅(當天的早餐是墨西哥捲餅配上葦如自種自磨的花生醬),身體也不自覺的往火邊靠,想把自己也烤一烤。天漸漸亮,我聽見夥伴的呼喊,走出天幕一看,外頭的青綠山林已在一夜之間換上雪白衣裝。 我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內本鹿時也遇上霜凍。當時我們走的是從高雄 馬里山翻越 出雲山的穿越路線,一早起來發現營帳上積了一層厚厚的冰要壓到臉上,出來一看發現我們已置身在一片雪白的鐵杉林中。那趟山行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越級打怪,幾乎每天我們都是迫降,有一晚缺水,Katu 老師拿出背包深處的米酒,說裡面有 80%的水⋯⋯ 五年過去了,沒想到又再次遇上白皚山林。我好像看見當年那個毅然走入山林的自己,從雪白的森林中走出來,對著我問:一路走來,還好嗎? - 林道 35k,一直被稱為「冰箱」的五層樓高的白簾瀑布在霜凍之中,成了名符其實的冰箱。大夥小心翼翼的爬過冰滑的倒木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機拍一首「冬季戀歌」,只有 Salizan 面對難得的雪景心裡似乎沒有特別興奮。 雪大概也是 Salizan 心底的某個時空轉換門。今年僅 24 歲的他,第一次走內本鹿是在七年前,就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不僅僅是結霜,而是名副其實的下雪,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白。沈重的行囊壓在年輕的雙肩上,雙腳走到紅腫起泡,在身體又累又冷之際,火又怎麼都生不起來。 當年連 Katu 老師也被震撼教育。他說自己當時經驗還不夠,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看到女兒不停發抖,他立刻脫下雨褲給女兒,而自己身上連件雨衣都沒有,只有 Gortex 外套。沒多久他就全身濕透,在零度以下的風雨之中,體溫迅速流失。就在危及之際,他想到學過的求生守則,立刻把自己全身套進大塑膠袋中,身體才慢慢暖起來。如今的他在霜凍的山林之中,撐著傘自在的領著隊伍前行,跟我們笑談當年。 那年在 Salizan 心中還留下了一個遺憾:惡劣的天候造成溪水暴漲,滾石磊磊,河道無法通行,使得他們無緣回到 takistalan 家族的祖居地 madaipulan。他們還特地在 takisaiyan 等待一天,懷抱著天氣好轉的希望,但最終天公依舊不作美。當時已年近 60 的爸爸告訴他:「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不過你以後還有機會,一定要回到 mad...

前進天空之城,馬西桑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12月號) 根據口述,布農人最初由西部海岸向山遷徙,或許是出於對耕地獵場的需求、或許是出於其他族群的擠壓,他們篳路藍縷的進入了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區,逐漸發展出郡、巒、丹、卡、卓、蘭六大社群。18 世紀初,布農人開始向外擴張,以丹、郡、巒群為主跨越中央山脈主稜的障礙,向東、向南遷徙,形成橫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的布農山林王國,直到 1930 年代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才被強制遷移至淺山地帶。翻開今日的台灣地圖,布農村落圍繞著中央山脈南段的東西兩側,成為現代社會的邊陲,卻是面對廣袤山林的最前線,數百年間建立的文明遺跡仍靜躺山野⋯⋯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文獻記載中台灣最高的部落為隔著馬霍拉斯溪與馬西桑相望的太魯那斯,兩者海拔實在伯仲之間)。今年深秋,我們一行人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考古研究團隊、原民台攝影團隊,以 12 天的時間,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在過去,馬西桑的聯外交通除了部落道路,更有官方的清八古道與日八古道馬西桑支線,然今日這些古道大部分都已交還山神。我們為了入山的路線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採取一個看似繞道,實則卻是最保險的路徑:馬博橫斷。 被平移的山,逆向走回遷徙之路 高底盤的四輪傳動得利卡仿如山野戰車,無畏顛頗的土石,載著大隊人馬沿著中平林道在太平溪谷的的南岸之字攀升。底下的湍流切開山體,水源頭直指高山稜線,回頭望,縱谷平原的農村稻田一片安詳。不知道開了多久,一下車,冷空氣宣告我們已經進入山的領域:這裡是馬博橫斷的東口。 一般所稱的橫斷,通常是指跨越山脈的 A 進 B 出路線,而馬博橫斷因穿越中央山脈主稜上的馬博拉斯山而得名。為了前往海拔 1800 的馬西桑,我們從拉庫拉庫溪北邊的太平溪,借道馬博橫斷東段的登山路徑深入山區,再跨過海拔近 3400 的太溪-拉溪分水嶺,從後門進入馬西桑。這條路雖然遠繞,卻因為終年有登山客,路徑保持完好。 「馬博拉斯山的名字是來自族語的 manqudas,意思是老人家白頭髮的樣子,因為以前天氣很冷這裡會下雪。」我們在森林中手腳並用的爬了四天,終於上到視野寬闊空氣稀薄的高山稜線,陽光灑在眼前眾山頭,Salizan 拿著手機核對,一邊搜尋腦裡讀過的文獻...

岩穴、廢橋與殘屋

我們手持著提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的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最早是從部落長輩的口中聽聞此鐘乳石洞,當時只覺得天方夜譚,沒想到親自踏查還真有這麼一個詭譎之處。我們特地帶了捲尺丈量,整個洞穴的深度達 40m,中點還有一T字型叉路,整體穴形相當工整,明顯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荒山密林中會有這麼一個隧道? 隧道附近還有一座殘破的鐵線橋,我們試圖推敲兩者的關聯性。鐵線橋僅存兩條鐵索仍緊緊的抓著兩岸絕壁,但橋板皆已不見蹤跡,四處可找到一些散落的鐵線零件,水泥柱體也傾倒在土石堆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此處唯一的廢橋遺址,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座。在內本鹿古道的踏查中這段一直是個懸而未定的謎,有些資料顯示,古道離開清水駐在所後應維持在鹿野溪的北岸,繞行跨越北岸的幾處支流後接到嘉嘉代駐在所;但也有些資料顯示,古道在此跨過主流,於南岸行走一段後才再跨回北岸。但就算如此,為什麼會有三條橋呢?還是古道另有支線連結對岸的 masuvanu 聚落? 我們循古道繼續往前探查其餘的兩座鐵線橋。古道大抵沿著等高線前進,秋冬之際的森林微雨,空氣既靜且輕。繞過幾個溪溝瀑布、礫石崩塌,森林愈來愈濃密遮蔽了視線,但隱約可以看出前頭有一塊開闊的平地。繼續往前,一座格局方正的低矮水泥結構出現在古道旁。 是一座日式建築的墊高基礎。早期的日本建築多為木造,為了避免白蟻及地面的溼氣侵害,發展成踩高蹺的形式,木屋主體是站在磚造或水泥的高架基礎上。有趣的是,日本建築來到台灣後,為了適應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還把鞋墊增高了:日本的「床高」(室內地板高度)大概是 45cm 左右,臺灣則提高到 60cm 左右。而研究山中駐在所的專家林一宏博士又發現,「(駐在所建物)床高僅 1 尺半與日本本土相近,比台灣平地一般 2 尺半床高少很多」。我們測量了一下眼前的水泥結構,高度是 40cm,確實與研究吻合。 「有位退休的台電員工寫了一本書,耙梳台灣的電力發展史,裡面有提到在日治末期,日本人打算利用這邊的峽谷地形蓋水壩做水力發電,叫做『清水計畫』。這個遺址可能就是原本是要作為辦公室或員工宿舍的。」我們在水泥基座的遺址旁生火,烤起饅頭果腹,Katu老師一邊將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