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al contenido principal

走進神話的奇異時空(桃小丹大紀行)




(本文同時刊登於《鄉間小路》二、三月號)


 (上)

頹圮的伐木基地前,火光照亮了一張張童稚與滄桑的臉。萬里無雲的靛青夜空,月亮斜在天邊,遠方暗黑的山脈無所遁形。突然冷風一吹,火焰隨之起舞,校長的喉頭掀起波瀾,化作亙古梵音帶我們回到 minpakaliva——那個布農史觀中,人可以跟萬物說話的奇異年代。

太古之初,有一個名為 savi 的女巨人悠遊大地。她以深沉的孤寂面對歲月,每次的嘆息都化為濃濃白霧,濕潤了大地,經過千百年,原本沉寂的大地長出各種各樣的樹木,小動物也穿梭其間。而女巨人始終坐在山巔之上沉思,遠遠望去就像高聳入天的山峰,那便是 taungqu savi(玉山主峰)。後來她伸出雙腳,化作兩座大山 asang bukun(郡大山)與 asang banuaz(巒大山),身上的汗水流入兩腿之間,成為大山中間的谿谷。再後來,兩座山出現和女巨人一模一樣的人蔓延整片山林,就是 isbubukun(郡社群)跟 takbanuaz(巒社群)。

故事完畢,孩子們默默無語,悄悄擺頭望向遠方橫亙的青黑山脈,那正是女巨人的右腿,而我們現在就坐在她的左腿肚上。

雖然跟著布農族人上山也有幾個年頭了,但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到南投丹大山區——這個目前可追溯並確定的布農原住起源地,五大社群在此成形並向外擴張,同時也是許多神話傳說的故事現場。這份緣得從我現居的部落——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國小說起。桃小在幾年前轉型民族實驗教育,積極推動山林課程,除了部落後山的舊部落內本鹿山區之外,更要回到族群起源的南投。於是乎,一校師生乘著遊覽車繞過半個台灣,窗外的湛藍從太平洋默默更名為台灣海峽,最後沿著濁水溪的水龍進入島嶼心臟的丹大山區。

引領我們的是南投的耆老:tama mangan,takbanuaz(巒社群)soqluman 家族的布農人,年近 70 的他與我們眼前的山有著同樣的厚度與深度,卻總是親切和藹,稱自己為「小呆呆」,沒有一點距離。他從小就在這個伐木基地工作,當時林道未開,卡車是解體後以人力背負入山,而伐下的木頭就順水延溪流下。後來陸陸續續開鑿了雙龍、人倫等林道,此處也漸漸人聲鼎沸,如今遺址中還可清楚的看出辦公室、員工宿舍、修車廠、撞球間、販賣部等等,以及一間名為「巒安堂」的小廟,裡頭的壁畫與對聯仍訴說著一群來自中國各方的浪子,對原鄉信仰的依賴。

tama mangan 從小就喜歡聽阿公說故事,常常下工後就往原始林、舊部落鑽,想要去尋找故事發生的場景,認識阿公口中從前可以說話的各種動植物朋友。長大後,有次他在工作時被倒下的杉木打到頭,當下昏厥,醒來時記憶全失,連妻子都不認得。醫生說腦裡積了血塊,動手術風險太高,就在全家都要絕望之際,他的弟弟帶他回到山上,他竟然一點一滴的撿回了記憶的碎片。大自然為他動了最精巧的手術。如今他還是常常一個人回到舊部落,也開始積極的帶領年輕人走入山林。小時候總是喜歡巴著阿公聽故事的他,如今成了火圈的中心,持續把故事說下去,也把自己融入故事之中。

此時月亮已爬上天頂,與中心篝火相互輝映,皎白月光提示著古老傳說:

大地形成之初,兩個太陽輪流出現,熾熱的光芒使得河水乾涸、農作枯槁。一對夫婦到田裡工作,將小兒子放在樹蔭下,等到耕作結束卻發現孩子被曬成了一隻蜥蜴。父親決定為子復仇,以山棕葉抵擋強烈的日照,拉弓射日。被射中的太陽光芒漸漸黯淡,變成了月亮,濺出的血撒滿了整個天空,變成了星星,從此有日夜之分。生氣的月亮與父親對峙︰「你為什麼用箭射我?」父親理直氣壯的回答︰「你傷害我的孩子,也曬傷了穀物,使我們布農人生活困苦,現在我射傷你的眼睛,互不相欠。」月亮聽了搖頭嘆氣︰「孩子的死是你們照顧不周,要不是我的光和熱,大地萬物怎麼活下去?你們只知享受恩澤,卻不懂得感恩圖報,舉行祭典,所以上天叫我們日以繼夜的發出強光和熾熱照射你們。」父親聽了覺得不無道理,為了表示歉意,取下胸前的護胸布為月亮包紮,月亮也傳授他們耕作小米的十項祭儀曆法,從此布農族人便有了豐收的生命。

傳說中月亮教導人們耕作祭儀的地點就在我們眼前女巨人的右腿上。晚安前,孩子們合唱了 masialabuan(月亮歌),告訴月亮,我們即將走入孕育了布農生命的女巨人的兩腿之間,回到 minpakaliva 的奇異時空。


在廢棄的伐木基地迎接清晨的陽光與接下來的旅程

伐木基地的巒安堂小廟紀錄著神話之後的現代史

整裝待發的孩子與一路相陪的師長

跟著 tama mangan 的引領進入女巨人的兩腿之間


(下)

「落石!落石!」前頭急切的呼喊打碎了空氣中的凝冰,在崩壁陡坡上緩緩前進的我從驚醒中抬頭。電光石火間,落石已經從眼前奔過,下頭一個孩子閃避不及,小腿被擊中,頓時連人帶包倒地,所幸只是擦傷。

從女巨人的左腿肚下到兩腿之間的路程比想像中艱辛,幾處的崩壁陡坡,我們幾乎四腳接地的爬;寒流來襲,冷風刺骨,遠方的山頭白髮覆頂。接近溪底之時,對岸斑斕岩壁上的溫泉露頭冒著白煙,如魔咒般吸引著我們。

這條女巨人兩腿間的溪流在地圖上被稱為郡大溪,而此處就是溪上著名的伊巴厚溫泉。名稱來自布農語的 pahut,牛虻之意,因為水鹿會群聚於此舔食溫泉的鹽分,牛虻便趁機吸血。tama mangan 帶我們悠遊溪底,並上探女巨人右腿上的伊巴厚舊社。從溪底往上有兩層廣闊的河階平台,過去皆為耕地,後來成為楓香造林,而現在,在這個年盡冬藏的季節,樹梢不見一點綠,枯黃的落葉滋養著土地,水鹿也等待著換角新生。

跟著 tama mangan 的腳步繼續往上,轉到一條稜線展望處,遠方的山稜鋸齒玲瓏,一如百步蛇身上的紋路。晴藍的天空中卻剛好一片雲蓋住山頭,風吹動地上的落葉沙沙,空氣中藏著一種躁動。

從前有一個郡社婦女,在山上看見了一隻美麗的小百步蛇,想把他帶回家按照他的花紋織成圖騰,蛇媽媽也答應了。後來婦人終於成功織出美麗的紋路,但也因此許多婦人都跑來借小蛇,後來甚至被借到巒社去。小蛇最終因為被帶離家太遠而死,母蛇一直等不到自己的小蛇悲憤異常。一天日正當中,部落後方的山頭突然籠罩一片黑,沙沙的聲音迴盪在山谷間,數百萬隻的百步蛇舖天蓋地襲來,在村中大肆屠殺。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一個逃到刺蔥樹上活了下來。後來他跑到鄰村求援,其他人聽到這件事都很生氣,揚言要復仇,不過那個活下來的人卻說:「其實把小蛇害死是我們有錯在先,蛇媽媽因為自己的孩子死去會那麼生氣也是理所當然。」眾人聽了之後便打消了報復的念頭,並與百步蛇和解,從此之後,百步蛇被稱為 kaviaz,就是朋友的意思。

「百步蛇的故事其實背後談的是寬容,」校長為 tama mangan 的故事下了註解。這幾年來桃小的民族實驗教育幕後的重要推手是校長,總是赤腳帶領孩子走入山林學習。這次的山行也是他堅持要帶孩子親臨傳說現場。故事有滲透人心的力量,傳說更是一個族群的意識根基,更重要的是看見背後所隱藏的品格價值。在校長的註解下我突然想到,從射日之征到月亮之約、人蛇大戰到結盟為友,在布農族的神話傳說中並不是一味的和諧,相反地,老祖先好像早就知道了衝突與對立是這個世界的必然,卻也暗示我們透過理解與包容達到最終的平和。

回程我們又從女巨人的兩腿之間上到左腳頂的西巒大山。天氣清冷,陽光普照,眾山一覽無遺,女巨人上身的玉山、右腳頂的東郡大山矗立眼前。

從前一條巨蛇橫臥溪口,阻塞水流,整個山谷聚落陷入一片汪洋。布農人驚慌失措,連夜攜家帶眷的逃,最後逃到了玉山山頂。但倉皇之間沒有帶足糧食,更忘了火種,族人個個又餓又冷。就在絕望之際,有人發現東郡大山的山頂似有狼煙升起,於是差遣動物們前往協助取火,但都無功而返。最後是由紅嘴黑鵯用嘴巴與腳爪啣取火種,全身的羽毛因此被燒得焦黑,嘴巴與雙腳也被燙紅,才成功回來,布農人也才重新有了溫暖與希望。

從山頂遠眺,東郡大山與玉山之間展開了一片宏偉山勢,女巨人的整個身體如今就躺在眼前。而女巨人的身後,最遠方還可看見三叉山的山頂在微微招手,我們來自的內本鹿又在更後方。如此廣大的山林過去皆是布農人的家園,他們從女巨人的膝下開始往外擴散,開闢田園、追逐鳥獸;最終卻又在政權更迭下離山而去。這九日的山旅雖然只是短短的山林生活,卻讓我們像回到了母親雙腿間的陰道,感受自我的重生。

我想起某一晚的火堆旁,阿國老師的疑問:「真的需要這麼危險嗎?帶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沒有更安全的方法嗎?」但校長堅持,寧可多雇用嚮導去確保安全,但一定要帶孩子回到山上,甚至遠從台東來到南投,只因山是布農文化的母體。

回到山下,校長拿出撿到的巨大的鹿王角給孩子上課。鹿王布農語稱為 saipuk dalah,字面之意即「照顧土地」。鹿是台灣山林中體型最大的動物,鹿王又是鹿中之最,那樣的王者形象在布農語彙中並不是居高臨下,反倒是女巨人的伺者,土地的照顧者。

那鹿角時時刻刻提醒著孩子:如果我們曾經感受到女巨人的心跳,感受到自己是她的兒女,那也別忘了要好好照顧她,照顧我們的土地。我們依然是 minpakaliva 時代,那個可以跟萬物說話的 bunun。


伊巴厚舊社的耕地已成為大片的楓香造林

過去以人力慢慢堆疊的梯田仍舊守著山坡

爬上去,遠眺發生百步蛇戰爭的部落

女巨人的身體橫亙眼前,bunun 是承歡膝下的子女

守護此趟山行的兩大耆老,校長與 tama mangan


Comentarios

Entradas más populares de este blog

走入回憶之森(內本鹿21年回家紀行)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空氣中有冰。我鑽出睡袋,披上厚重的羊皮襖,身體還是不停的顫抖。戴著頭燈加入早已在火邊準備早餐的葛利,蹣跚的翻動火上的捲餅(當天的早餐是墨西哥捲餅配上葦如自種自磨的花生醬),身體也不自覺的往火邊靠,想把自己也烤一烤。天漸漸亮,我聽見夥伴的呼喊,走出天幕一看,外頭的青綠山林已在一夜之間換上雪白衣裝。 我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內本鹿時也遇上霜凍。當時我們走的是從高雄 馬里山翻越 出雲山的穿越路線,一早起來發現營帳上積了一層厚厚的冰要壓到臉上,出來一看發現我們已置身在一片雪白的鐵杉林中。那趟山行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越級打怪,幾乎每天我們都是迫降,有一晚缺水,Katu 老師拿出背包深處的米酒,說裡面有 80%的水⋯⋯ 五年過去了,沒想到又再次遇上白皚山林。我好像看見當年那個毅然走入山林的自己,從雪白的森林中走出來,對著我問:一路走來,還好嗎? - 林道 35k,一直被稱為「冰箱」的五層樓高的白簾瀑布在霜凍之中,成了名符其實的冰箱。大夥小心翼翼的爬過冰滑的倒木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機拍一首「冬季戀歌」,只有 Salizan 面對難得的雪景心裡似乎沒有特別興奮。 雪大概也是 Salizan 心底的某個時空轉換門。今年僅 24 歲的他,第一次走內本鹿是在七年前,就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不僅僅是結霜,而是名副其實的下雪,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白。沈重的行囊壓在年輕的雙肩上,雙腳走到紅腫起泡,在身體又累又冷之際,火又怎麼都生不起來。 當年連 Katu 老師也被震撼教育。他說自己當時經驗還不夠,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看到女兒不停發抖,他立刻脫下雨褲給女兒,而自己身上連件雨衣都沒有,只有 Gortex 外套。沒多久他就全身濕透,在零度以下的風雨之中,體溫迅速流失。就在危及之際,他想到學過的求生守則,立刻把自己全身套進大塑膠袋中,身體才慢慢暖起來。如今的他在霜凍的山林之中,撐著傘自在的領著隊伍前行,跟我們笑談當年。 那年在 Salizan 心中還留下了一個遺憾:惡劣的天候造成溪水暴漲,滾石磊磊,河道無法通行,使得他們無緣回到 takistalan 家族的祖居地 madaipulan。他們還特地在 takisaiyan 等待一天,懷抱著天氣好轉的希望,但最終天公依舊不作美。當時已年近 60 的爸爸告訴他:「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不過你以後還有機會,一定要回到 mad...

前進天空之城,馬西桑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12月號) 根據口述,布農人最初由西部海岸向山遷徙,或許是出於對耕地獵場的需求、或許是出於其他族群的擠壓,他們篳路藍縷的進入了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區,逐漸發展出郡、巒、丹、卡、卓、蘭六大社群。18 世紀初,布農人開始向外擴張,以丹、郡、巒群為主跨越中央山脈主稜的障礙,向東、向南遷徙,形成橫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的布農山林王國,直到 1930 年代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才被強制遷移至淺山地帶。翻開今日的台灣地圖,布農村落圍繞著中央山脈南段的東西兩側,成為現代社會的邊陲,卻是面對廣袤山林的最前線,數百年間建立的文明遺跡仍靜躺山野⋯⋯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文獻記載中台灣最高的部落為隔著馬霍拉斯溪與馬西桑相望的太魯那斯,兩者海拔實在伯仲之間)。今年深秋,我們一行人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考古研究團隊、原民台攝影團隊,以 12 天的時間,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在過去,馬西桑的聯外交通除了部落道路,更有官方的清八古道與日八古道馬西桑支線,然今日這些古道大部分都已交還山神。我們為了入山的路線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採取一個看似繞道,實則卻是最保險的路徑:馬博橫斷。 被平移的山,逆向走回遷徙之路 高底盤的四輪傳動得利卡仿如山野戰車,無畏顛頗的土石,載著大隊人馬沿著中平林道在太平溪谷的的南岸之字攀升。底下的湍流切開山體,水源頭直指高山稜線,回頭望,縱谷平原的農村稻田一片安詳。不知道開了多久,一下車,冷空氣宣告我們已經進入山的領域:這裡是馬博橫斷的東口。 一般所稱的橫斷,通常是指跨越山脈的 A 進 B 出路線,而馬博橫斷因穿越中央山脈主稜上的馬博拉斯山而得名。為了前往海拔 1800 的馬西桑,我們從拉庫拉庫溪北邊的太平溪,借道馬博橫斷東段的登山路徑深入山區,再跨過海拔近 3400 的太溪-拉溪分水嶺,從後門進入馬西桑。這條路雖然遠繞,卻因為終年有登山客,路徑保持完好。 「馬博拉斯山的名字是來自族語的 manqudas,意思是老人家白頭髮的樣子,因為以前天氣很冷這裡會下雪。」我們在森林中手腳並用的爬了四天,終於上到視野寬闊空氣稀薄的高山稜線,陽光灑在眼前眾山頭,Salizan 拿著手機核對,一邊搜尋腦裡讀過的文獻...

走一條人少的路(內本鹿19年伊加之蕃紀行)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四、五月號) (1) 走入山林之後我開始注意到一些較少為人知的台灣歷史,尤其是那個洋人、日本人、漢人、各南島語族人共同活動於這塊島嶼上的年代;關於 lamata sinsin 之事便是其中之一。 1914 年,在有了與泛泰雅族群交手的成功經驗後,日本政府開始把理蕃矛頭轉向南邊的布農族。雙方首先爆發武裝衝突之地在台東霧鹿,令日本政府意外的是,緊接著相隔甚遠的花蓮的清水駐在所與高雄的上寶來駐在所就被襲擊了,而調查後發現幕後主使似乎竟是同一人!到底為什麼這個深居內山的族群,卻好像對世局變化瞭若指掌? 那個幕後主使據推測便是 lamata sinsin。在霧鹿事件之後便藏居位處大崙溪流域深山的 ihanupan,伊加之蕃,以此為基地,串聯馬里山與內本鹿,甚至曾經遠至拉庫拉庫溪流域支援大分事件,行蹤橫跨高雄、台東及花蓮。日本政府當時為了直搗黃龍,甚至開闢關山越嶺警備道大崙支線,要將現代武力的優勢挺進深山。 這個人在日治時期被稱為「理蕃之癌」,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又被尊為「抗日英雄」,而其實在部落裡每個人的看法各異,有人確實對他評價不匪,也有人認為他其實是地痞流氓之輩,更有人說他不過是想躲避外人的侵擾,隱居山林罷了。無論如何,故事後來的發展是,lamata sinsin 在一次拜訪親友時被捕,日警也才趁機攻入伊加之蕃,其子女家人全數被捕。這些事件的起落最終都消逝在歷史洪流,甚至沒有在我們的課本上留下一個名字。 但或許也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後來發現,那個每次帶我回內本鹿的家的 katu 老師,katu 之名來自於其父親的日本姓氏「加藤」,其實他的真實(族語)姓名是 sinsin——就是 lamata sinsin 的 sinsin。 (2) 「最早的布農抗日史,lamata sinsin 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做的是軍火走私,雖然日本政府透過隘勇線與駐在所箝制布農人,但他對山裡的地形交通瞭若指掌,又跟漢人通事往來密切,甚至可能透過這些通事早就知道日本政府是怎麼對付漢人與泰雅族的......」不知道是哪一次在火邊,katu 老師跟我們聊起他心目中的 lamata sinsin。布農族的名字會在祖孫輩之間傳承,雖然不清楚確切關係為何,但這位布農先人與他同屬 takihusungan 家族又有相同的名字,可想而知存在著某些連結。 而我發現,那個手中拿著 i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