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來發現,本南人是食草目,他們的餐桌總有非常多的菜。一般而言,他們三餐吃的都一樣,都是白飯配菜,也很常會有魚,若是打獵的季節就會有肉,但絕對少不了菜。第一天到頭人家作客,一家人都到 térék 工作去了,晚上才回來。因為忙了一整天忘了去採集,當天晚上他們用簡單的飯菜招待我,頭人用本南人一貫輕柔的語氣,帶點不知是靦腆還是歉疚的跟我說:”Sorry, today vegetable not enough.”——他沒說魚不夠、肉不夠,而是說菜不夠。
隔天頭人就帶我到叢林裡採集,目標是心菜類。在台灣以野菜文化著稱的阿美族有所謂的「十心菜」,指的是十種可食的植物嫩莖。本南族也吃非常多種的心菜,其中多屬棕櫚科植物,長得也都很像,細看之下略可區分:lebuyu 是最親切的,因為他的莖沒有刺,長成一節一節的;nivun 的表面有黑刺;lemujan 的刺則是黃白色的,而且非常長、非常嚇人。另外還有一種叫 savimato 的藤心菜,要採集的時候就得先把長長的藤從樹冠層拉下來,他們說這是本南族的維他命,生病沒胃口的時候可以吃,馬上就會有胃口。當然,還沒長成大樹的 uvut 細莖也是可以作心菜食用的。
這類心菜採集的最大困難是刺,而且不只表面,內部也是一層一層的,每一層都長了許多小刺。採的時候從尾端往頭一小段距離下刀,處理掉外層的刺後取出最內層的白心,再用手指去試硬度找到最嫩的部份。一株棕櫚取下來的白嫩心約20-30公分不等。
心菜的料理方式通常用炒的,偶也會水煮再勾芡。那天晚上媽媽倒是做了一道特別的料理,叫做 liad。把心菜剁碎後,加點水和 apo 混成漿,然後下油鍋炒。味道雖不是驚為天人倒也很順口,心菜的口感偏脆,外面裹了一層Q彈的芡皮,整體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棕櫚香氣,還有一點甜。我心中猜想,甜味究竟是來自於剛採下來的心菜,還是我們前幾天做好的 apo uvut?
啊,不對,那應該是加了糖!現在的本南人還是甜食獸呢!
Comentarios
Publicar un coment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