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 kivah 比擬為重裝登山背包的話,serut/gaweng 就是輕裝小背包了。相較於 kivah 的粗曠樸實,serut/gaweng 則是走精緻路線。他們的藤削得很薄很細,也因此編起來的袋身很軟,有時候還會折一折塞到 kivah 裡。Serut 與 gaweng 的差別在於底面跟頂緣的作法不同:serut 是接合式的圓底,底面是螺旋編;gaweng 的底則是方形,與側邊一體成形。Serut 的頂緣還會用小圓環串起來,甚是可愛。
Serut 與 gaweng 的袋身透過黑白兩色相間,就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圖騰,而這些美麗紋路背後的秘密正在於染藤。我問村中的婦女,發現各家染黑的配方各有不同,有人會用特定的草葉,有人則是直接用土,然最後都會經過泥染的程序。
某天用早餐的時候,我心血來潮問頭人,可否請媽媽教我做 serut。頭人輕聲的跟媽媽用本南語交談,然後對我說:「不好意思,現在材料不夠。」
那天傍晚我跟頭人從叢林中回來,突然發現家中的灶上除了平常煮水、煮飯的鍋子,還多了另一個——原來媽媽白天默默到叢林中蒐集好做 serut 的材料,正開始染藤了。只見媽媽從鍋中將染好的藤抽出來,如墨汁般黑亮亮的。我好奇媽媽到底用了什麼染劑,低頭一看,鍋子裡黑壓壓的湯汁底部沉著一顆顆果實,那型態似曾相似。我比手畫腳的問媽媽那是什麼?媽媽小聲而簡短的對我說:”bua rambutan”。
啊,是紅毛丹!
註1:rambutan 是英語也是馬來語,現在本南人的語言也常夾雜馬來語。而叢林之中的紅毛丹事實上有好幾種,各有不同的本南名,當時並未詢問是否所有紅毛丹皆可拿來染藤。
註2:照片皆為 serut。根據奶奶的說法,右邊者為肯亞族的形式,底的作法與本南族不同,至於編法細節就不贅述了。
Comentarios
Publicar un coment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