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蟲鳴唧唧,那聲音好像就在我身旁,伸個手就會碰到他們。不遠處的雪山山脈如同一個黑色巨人一般,側臥在大地上,靜靜的看著迷濛的月暈。我躺在帳篷裡,身體完全貼著大地,只隔著一層睡墊,還能夠感覺得到大地的心跳跟溫度。天微雨,因為有著雨布擋雨我便讓帳門保持敞開,整個人沈浸在流動的空氣中,跟風一同呼吸。 剛抵達這裡的時候,Koala 帶著我在這五分大的地上尋找一個紮營的地方,一手還抱著一歲大的阿肥。後來我們選定了這個周圍有樹的小山丘。然後 Koala 又帶著我認識這個他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生活空間。正在興建的月子房是用土和著稻殼與石灰,用手一抹一抹的捏塑出來的;水系統是收集雨水而來,剛好適合多雨的宜蘭;柴燒熱水器連接著煮飯的灶,每天晚餐時順便燒個熱水,便可以在濕冷的夜裡享受一池溫暖,而洗澡過的水還可以拿來洗衣服;乾式廁所累積的排遺可作堆肥,小便就直接造福廁所旁的香蕉樹。 「總之就是那句老話,nothing goes to waste!」Koala 微笑著對我說,手臂上的阿肥此時已經不安分的想掙脫爸爸的擁抱。 我想,自然裡是沒有廢物的概念的,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圓滿的圈。倒木會成為動物的遮蔽所,也會成為菌類的食物,一旦分解之後這些植物纖維也會變成土,成為蚯蚓與恰好落下的種子的家,然後發芽,又成為一個茂盛的生命。自然萬物不論型態的轉變,最終繞一圈都還是回歸到本源,自然的設計必定是一個循環。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語彙中開始出現「垃圾」呢? 或許正是因為對環境破壞的警覺,近幾十年來慢慢的出現各種強調永續與回歸自然的思潮與實踐方法,樸門便是其中之一。樸門其實是一個早期音譯的詞彙,近來也有人把他意譯為為「永續生活設計」。他原本的英文是 permaculture,是 permanent 跟 agriculture 融合的新創單字,最早是幾個澳洲生態學家,反思毒害了土地、水源、減損生物多樣性的現代工業化農業,而提出的一種永續農法。然而經過時間的累積,樸門從農業出發,後來也慢慢的擺脫了農業的框架,更全面的涵蓋了生活的所有面向,成為一種「生活設計」。因此舉凡水資源、能源、建築等等都成了樸門的一部分,permaculture 不再只是 permanent ariculture,而是 permanent culture。 而文化本身就是受土地滋養、滿載著土地特性的人類創物。...
這裡沒有菜單,所以,發揮你的創意點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