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al contenido principal

尼東紀行(1) – 混沌之初


我們剛到 Coyote 家的那個晚上,他躺在吊床上,享受著家裡僅有的一盞黃燈,聽見我們的呼喚聲,轉過頭來用他低沈的嗓音招呼我們。他的家跟這個城裡大多數的房子一樣,屋頂漏水殘破不堪,一個星期前的 Otto 颱風毫不留情的蹂躪了這個地區,每棟房子都像在風雨中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滴水發抖。整座城在連日不斷的雨裡像座荒廢的遺跡。

我們乘著 Río San Juan 黃土色的河水,經過8小時的航行終於抵達這個大西洋岸的小城:San Juan de Norte。尼加拉瓜東部與西部有截然不同的景觀,受到東北信風的影響,在西部是乾濕季分明的熱帶草原型氣候,在東部則是幾乎全年有雨的雨林氣候。早期西班牙人雖從東岸登陸,但主要控制的範圍卻在西部地區,時至今日,西部的居民大多是西人與原住民族的後代美士蒂索人(mestizo),而東部自治區仍有許多的原住民住在雨林之中。

其中最大的雨林保留區之一就是位在尼加拉瓜東南角的 Indio Maíz,因為區內的兩條大河 Río Indio 與 Río Maíz 而得名。這裡也是原住民族 Rama 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過去在殖民時期,他們曾經是整個尼加拉瓜東南部最大的部族,但今天大約只剩下3000多人,大部分居住在大西洋岸的一個叫做 Rama Cay 的小島。近年來時常有 Indio Maíz 遭砍乏破壞的新聞傳出,雖然被設為保留區,但政府並沒有善盡保護的責任,許多外來人(來自尼加拉瓜的其他地方)從西側外圍開始蠶食這個區域,強佔土地,將樹砍下,作為放牧之用。沒有了森林,河流也開始乾枯,Rama 人的生活空間開始被壓縮。我們為了更了解 Rama 人的生活跟雨林的原貌,決定從東側進入 Indio Maíz。

依規定要進入保護區需要雇用當地原住民作嚮導,我們在小城裡四下詢問,終於找到 Coyote 的家。

Coyote 是個年約五、六十的男子,但陳緩的嗓音跟銀灰的長髮,卻給人一種蒼老而深不見底的感覺。他從吊床上站起身,在漏水昏暗的高腳屋裡試圖張羅兩張椅子讓我們坐下,他那高大的身軀在這個小屋裡顯得有點不合身,總是低著頭才不會撞到。我們表明來意後他點點頭,緩緩的跟我們說明颱風過後當地及雨林裡的災況,以及他可以帶我們去的地方。他提的價碼遠遠高出我們的預算,再加上我們身上的現金不多,而這個小城裡又沒有任何可以提款的地方,讓我們頗為猶豫。然而眼前這個溫和的老男人散發出一種沉穩的魄力,真誠而平和,我們最終還是湊出了足夠的錢,敲定出航的日子。

出航那天早上,天仍下著雨,冷風不斷往臉上吹送,壞天氣讓我有些擔憂。我們早早就到 Coyote 的家,看著他緩緩整裝一邊跟我們聊天,他從容的笑讓我放心不少。我們乘著他纖細的獨木舟,僅架上一個馬達便出航了,沿著 Río Indio 往上,要到一個叫做 El encanto 的地方,那裡有幾戶住在雨林裡的人家,我們預計在那裡過一個晚上。

沿途天氣仍然沒有好轉,我們幾乎是頂著冷風坐在獨木舟上淋雨發抖。Coyote 在後方控制馬達的方向,一邊用小塑膠杯把船裡的積水舀到河裡,一邊注意著岸邊。

滿目瘡痍。我好像找不到其他詞彙來描述那個畫面了,幾乎所有的樹都被吹垮了,只留下孤單的枝幹,劃破灰白的天空,跟漸漸泛黃的殘葉,零星的掛在枝上。幾乎看不到野生動物,空有幾隻禿鷹盤旋在天上。

「林子裡有死去的吼猴跟山豬,禿鷹們是去吃他們的屍體的。」 Coyote 一邊說,臉還是盯著岸邊。

沒想到砍乏還沒有進來,但自然的摧毀卻早一步來了。我想到了《屠夫渡口》裡的安得魯,信仰著自然裡本然存在的神性,試圖追尋人與自然最初的連結而進入美國西部的荒野,經歷了艱辛的旅程,卻遇到了漫長的冬季,禁閉、孤立所引起的焦躁、寒冷以及飢餓幾乎使他發瘋。大自然赤裸裸的展現了毫不留情的一面。然而天災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為什麼他孕育了萬物,卻也寫好了毀滅的劇本?

「他們怎麼知道我們要過去?」我想這個問題一時也沒答案,便隨便問了 Coyote 一個問題,轉移注意力。

「他們不知道。」Coyote 笑著回答我。

也是,就這麼住在雨林深處裡的人,沒有與外界聯繫的設備,當然也不會知道兩個亞洲人即將來訪。

隨著船慢慢往上游移動,河道漸漸變窄,幾處倒塌的樹幹直接橫亙在河面上,我們必須熄掉引擎尋空隙通過。後來終於來到一個河岸的開放處,遠遠的可以看到一幢高腳屋,一個孩子站在河邊看著我們的船從遠處慢慢靠近,旁邊還跟著一隻山豬。他們事先不知道我們來,想必是遠遠的就聽到了我們的引擎聲才出來查看的。

這裡住著一戶人家,我們到的時候爸爸正在修屋頂,前陣子的颱風想必也重創了這個地方。一家人看到我們的到來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慌張或者熱情歡迎,甚至對 Coyote 也沒有,只是像鄰居來訪一樣輕鬆的聊著天。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一家人其實是 Coyote 的遠房親戚,爸爸的輪廓就好像風中奇緣中刻畫的美洲原住民的版型,寬大的五官配上一頭烏黑的長髮,在工作中綁了辮子往後梳;媽媽則跟大部分的尼加拉瓜婦女一樣,有著非常豐腴的身材;另外還有七個孩子。Rama 人果真相當害羞,大人們其實都會說西文,即使 Coyote 爾偶會帶外面的朋友來拜訪他們,但他們仍然不會主動跟外人交談,只在我們問候的時候簡單的回答。孩子們一開始也躲在一旁默默的看著我們,我們過去跟他們說句話,他們立即露出害羞的笑容,然後不發一語的走開。或許也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雨林裡沒有與外界接觸吧。

我想或許要跟這家人建立連結還需要多一點的相處,也就不急,慢慢的觀察周遭。這幢房子是傳統的高腳屋,主結構都是用木頭搭起來的,屋頂則是棕櫚葉一層一層的堆疊。踩上木板搭的階梯後,連接一個半開放的平台,只在周圍有簡單的圍欄,是一家人主要活動的空間。小小的灶架在角落,在平台的另一頭有一個小小的房間作為寢室,但其實一家人也會直接在客廳吊了吊床就睡。我很喜歡這個房子,因為它半開放的特性直接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你可以在此感受空氣的流動與冷暖,看著房子前的濁河與對岸張牙舞爪的綠;同時又有一個擋雨的屋頂與乾淨的地板,讓人感覺與外界的危險隔開,躲在舒適安全的「家」裡。

房子裡還有許多巧思。廁所在房子後方的空地,是一個簡單的生態廁所,糞坑下方直接連接到一個斜坡,利用重力作乾濕分離。洗碗盤的地方也只是一個 V 字型中間下凹、微微傾斜的木板,讓洗碗的水往側邊流,連接到另一個簡單的木製水道直接排到屋外空地上的植物。這裡雖然沒有電力提供,但他們不知道從哪裡用來了一個太陽能板,白天蓄電,晚上的時候通常還可以有盞小燈。

爸爸說這房子大概花了他半年的時間建造,之後每五年需要整修。但那也沒有太多的工作量,畢竟一家人在這裡生活,不為了賺錢而工作,平常就是蓋房子、農事、到山裡打獵、捕魚、料理、吃飯、洗衣晾衣,所有的活動都直接與生活有關,還有足夠的時間生半打的小孩。這樣的房子完完全全的融入了生活之中,他是活的,不只是一個冰冷僵硬的建築,他也跟著這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長大,會攝食會排泄、會代謝會更新;他不只是房子,而是這一家人身軀的延伸。

爸爸為屋頂鋪上新採的棕櫚葉後,放下及腰的長髮,躺在客廳的吊床上,一邊遠望著河的對岸,一邊與 Coyote 聊天。孩子們在房子內外各處玩耍嬉鬧。人、房子、與周遭的環境很和諧的在一起。

中午媽媽為我們準備了 sábalo 作為午餐。sábalo 是在 Río San Juan 附近流域很常見的一種大魚,有的可以長到兩公尺那麼長,但聽說因為魚肉的味道不好,所以大家都比較喜歡把肉剁碎用炸的,這家人也不例外,他們把sábalo 炸成棕黃色配上紅豆仔炒飯。孩子們各領了一盤在地上圍坐成一圈吃。

餐後爸爸跟 Coyote 特地駕船出門一趟,他們說要去下游一點的人家借煮飯用的油,或許是剛剛的sábalo 把家裡僅存的油都用掉了吧。以這個地方來說油也是現代文明的物資,聽說他們也會自製豬油跟椰子油,有時候甚至直接把椰子加到米飯裡面煮,自動就能讓米飯油亮也不會過度油膩,但大部分時候他們還是由外界取得瓶裝的植物油來料理。這一家人雖然住在雨林深處,但並不是過著完全隔離的生活,在他們的房子各處仍然可以見到文明滲入的痕跡。除了食用油外,他們也用牙刷牙膏、塑膠杯、塑膠水桶、鐵鍋、叉子等等。在屋內的柱子上,還掛著一雙漂亮的女性涼鞋,我想一定是媽媽偶爾上京的時候的戰袍吧!

在文化上 Rama 人也受外界影響很深。當我跟孩子們分享相機裡的照片時,他們會對著影像裡的東西,說著 “pot”、”piggy” 等單字,雖然帶著腔調,但明顯是英文。後來 Coyote 告訴我們,在現存的 7 個 Rama 社區中,只有一個講得是純的 Rama 語,其他的都混雜著 Criollo 式的英語。如果沒有保護措施進來的話,可以想見的是 Rama 語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消失了。我對此感到難過。一種語言絕對不只是一組文法、詞彙跟語音,他代表了一個民族深層的文化靈魂,是他們用來探索這個世界的媒介,沈積出來的智慧結晶,有如一個豐富的生態系。而現在世界上的這些生態系正在快速消失,Rama 語也只是其中之一。

突然不知道是誰一聲令下,孩子們突然都跑了出去,拿著桶子到河邊提水。最小的妹妹則穿著一雙過大的黑色雨鞋,拿著一件牛仔褲到河邊用濁濁的河水清洗,離開時褲子上殘留一點土塊。我還在想該怎麼跟小妹妹說,他就又拿著褲子走回河邊再洗一次,不知道是自己發現了還是被姊姊們退貨。洗好後他轉過頭對著我害羞的笑了一下。一陣忙完之後,幾個孩子划了一艘破了一個角的小獨木舟出航,三個孩子在裡面,後面的划著槳,前面的想辦法把從破角流入的河水舀出去,中間的則負責尖叫。他們在河面遊蕩一圈,最後翻船,所有人跌入河裡再一起游回岸邊,過程中笑聲不曾間斷。後來他們又再出航了一次,這次不知道從哪裡的岸上採回來了一大串的香蕉。


我想像這七個兄弟姊妹在雨林中的生活是怎樣的童年?他們的生活中幾乎沒有同齡的其他小朋友,也不用到學校上課,每日作伴的就只有其他六位兄弟姐妹跟垂手可得的森林與河水。學校教育到底屬不屬於這些在雨林裡長大的孩子?想當然爾,如果有一天他們必須要到外面的社會討生活時,缺少學校的教育一定會吃虧。但難道跟著爸媽學習在山林裡的生活之道,大樹是老師,河水是教官,山豬伴讀,豹子鬥智,不也是一種教育嗎?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心智、生理和靈性健康跟自然經驗之間存在著直接而正向的關係,我想至少這些孩子擁有一個能在自然裡自由探索的童年,教會他們勇敢與好奇,那是這片山林給他們一輩子的禮物。

在雨林裡待了一夜後,隔天中午我們趁著好轉的天氣出航。雨林的天氣詭譎不定,近來終日陰雨,但一旦出太陽那熱力卻又再度提醒你這是一個赤道國家。沿途兩岸的雨林仍然呈現一片倒塌的景象,然而在陽光的照射下,卻如混沌之初的宇宙,藏不住蓄勢待發的生命力。Coyote 告訴我們,這裡颱風大約二十幾年會來一次,一旦颱風來了,雨林就會倒回到混沌之初,然後重新開始生長,大約十年又會回到一片蓊鬱的狀態。我想像自己觀看著一個嬰兒大的雨林,他皮膚皺的醜陋,哭聲淒厲,在褓襁中掙扎著生存;如果十年後我有幸再回到這裡,他會是怎樣一個蓊鬱的青綠,又會怎樣的迎接我們的重逢?或許「災禍」只是人類的詞彙,陽光或風雨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的意義並無法用我們短小的時間尺度丈量。颱風離開後,這一家人仍是如平常一樣修補房子,孩子架著獨木舟遊蕩;《屠夫渡口》裡的安得魯在經歷過嚮往自然、進入荒野、鎩羽而歸、回到城市後,最終仍然選擇再次出發,面向西部荒野。

回到城裡,連日的大雨終於停了,藍天探出頭,對我們露出燦笑,家家戶戶也都在門口掛起了被子跟衣服。晚上吃飯時我們在城裡遇到幾個電力公司的工人,他們到此維修被颱風破壞的電力系統。一番閒聊之後他們告訴我們明天一早將會有船來接他們,我們可以問問看船長能不能順代載我們一程。我們身上雖然已經沒有現金,但到了目的地後就可以提款付給船長,他應該會接受。剛從雨林回來的欣喜,再加上明天就可以啟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幸運,讓我們整個晚上都沉浸在興奮之中。

隔天我們依約到了碼頭等船,但從中午等到了下午,始終不見船入港。電力公司的工人們垂頭喪氣的跟我們說,因為最近海象不佳,船不會來了。

我們因此被滯留,身無分文。




後註:依慣例我在文末附上一篇西文的文章,這篇主要講的是 Indio Maíz 面臨的砍乏危機。如果你學過西文或正在學西文,這些文字或許可以讓你找回一點記憶;如果沒有,就當看圖說故事吧!


Comentarios

Entradas más populares de este blog

走入回憶之森(內本鹿21年回家紀行)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空氣中有冰。我鑽出睡袋,披上厚重的羊皮襖,身體還是不停的顫抖。戴著頭燈加入早已在火邊準備早餐的葛利,蹣跚的翻動火上的捲餅(當天的早餐是墨西哥捲餅配上葦如自種自磨的花生醬),身體也不自覺的往火邊靠,想把自己也烤一烤。天漸漸亮,我聽見夥伴的呼喊,走出天幕一看,外頭的青綠山林已在一夜之間換上雪白衣裝。 我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內本鹿時也遇上霜凍。當時我們走的是從高雄 馬里山翻越 出雲山的穿越路線,一早起來發現營帳上積了一層厚厚的冰要壓到臉上,出來一看發現我們已置身在一片雪白的鐵杉林中。那趟山行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越級打怪,幾乎每天我們都是迫降,有一晚缺水,Katu 老師拿出背包深處的米酒,說裡面有 80%的水⋯⋯ 五年過去了,沒想到又再次遇上白皚山林。我好像看見當年那個毅然走入山林的自己,從雪白的森林中走出來,對著我問:一路走來,還好嗎? - 林道 35k,一直被稱為「冰箱」的五層樓高的白簾瀑布在霜凍之中,成了名符其實的冰箱。大夥小心翼翼的爬過冰滑的倒木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機拍一首「冬季戀歌」,只有 Salizan 面對難得的雪景心裡似乎沒有特別興奮。 雪大概也是 Salizan 心底的某個時空轉換門。今年僅 24 歲的他,第一次走內本鹿是在七年前,就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不僅僅是結霜,而是名副其實的下雪,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白。沈重的行囊壓在年輕的雙肩上,雙腳走到紅腫起泡,在身體又累又冷之際,火又怎麼都生不起來。 當年連 Katu 老師也被震撼教育。他說自己當時經驗還不夠,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看到女兒不停發抖,他立刻脫下雨褲給女兒,而自己身上連件雨衣都沒有,只有 Gortex 外套。沒多久他就全身濕透,在零度以下的風雨之中,體溫迅速流失。就在危及之際,他想到學過的求生守則,立刻把自己全身套進大塑膠袋中,身體才慢慢暖起來。如今的他在霜凍的山林之中,撐著傘自在的領著隊伍前行,跟我們笑談當年。 那年在 Salizan 心中還留下了一個遺憾:惡劣的天候造成溪水暴漲,滾石磊磊,河道無法通行,使得他們無緣回到 takistalan 家族的祖居地 madaipulan。他們還特地在 takisaiyan 等待一天,懷抱著天氣好轉的希望,但最終天公依舊不作美。當時已年近 60 的爸爸告訴他:「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不過你以後還有機會,一定要回到 mad...

前進天空之城,馬西桑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12月號) 根據口述,布農人最初由西部海岸向山遷徙,或許是出於對耕地獵場的需求、或許是出於其他族群的擠壓,他們篳路藍縷的進入了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區,逐漸發展出郡、巒、丹、卡、卓、蘭六大社群。18 世紀初,布農人開始向外擴張,以丹、郡、巒群為主跨越中央山脈主稜的障礙,向東、向南遷徙,形成橫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的布農山林王國,直到 1930 年代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才被強制遷移至淺山地帶。翻開今日的台灣地圖,布農村落圍繞著中央山脈南段的東西兩側,成為現代社會的邊陲,卻是面對廣袤山林的最前線,數百年間建立的文明遺跡仍靜躺山野⋯⋯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文獻記載中台灣最高的部落為隔著馬霍拉斯溪與馬西桑相望的太魯那斯,兩者海拔實在伯仲之間)。今年深秋,我們一行人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考古研究團隊、原民台攝影團隊,以 12 天的時間,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在過去,馬西桑的聯外交通除了部落道路,更有官方的清八古道與日八古道馬西桑支線,然今日這些古道大部分都已交還山神。我們為了入山的路線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採取一個看似繞道,實則卻是最保險的路徑:馬博橫斷。 被平移的山,逆向走回遷徙之路 高底盤的四輪傳動得利卡仿如山野戰車,無畏顛頗的土石,載著大隊人馬沿著中平林道在太平溪谷的的南岸之字攀升。底下的湍流切開山體,水源頭直指高山稜線,回頭望,縱谷平原的農村稻田一片安詳。不知道開了多久,一下車,冷空氣宣告我們已經進入山的領域:這裡是馬博橫斷的東口。 一般所稱的橫斷,通常是指跨越山脈的 A 進 B 出路線,而馬博橫斷因穿越中央山脈主稜上的馬博拉斯山而得名。為了前往海拔 1800 的馬西桑,我們從拉庫拉庫溪北邊的太平溪,借道馬博橫斷東段的登山路徑深入山區,再跨過海拔近 3400 的太溪-拉溪分水嶺,從後門進入馬西桑。這條路雖然遠繞,卻因為終年有登山客,路徑保持完好。 「馬博拉斯山的名字是來自族語的 manqudas,意思是老人家白頭髮的樣子,因為以前天氣很冷這裡會下雪。」我們在森林中手腳並用的爬了四天,終於上到視野寬闊空氣稀薄的高山稜線,陽光灑在眼前眾山頭,Salizan 拿著手機核對,一邊搜尋腦裡讀過的文獻...

岩穴、廢橋與殘屋

我們手持著提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的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最早是從部落長輩的口中聽聞此鐘乳石洞,當時只覺得天方夜譚,沒想到親自踏查還真有這麼一個詭譎之處。我們特地帶了捲尺丈量,整個洞穴的深度達 40m,中點還有一T字型叉路,整體穴形相當工整,明顯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荒山密林中會有這麼一個隧道? 隧道附近還有一座殘破的鐵線橋,我們試圖推敲兩者的關聯性。鐵線橋僅存兩條鐵索仍緊緊的抓著兩岸絕壁,但橋板皆已不見蹤跡,四處可找到一些散落的鐵線零件,水泥柱體也傾倒在土石堆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此處唯一的廢橋遺址,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座。在內本鹿古道的踏查中這段一直是個懸而未定的謎,有些資料顯示,古道離開清水駐在所後應維持在鹿野溪的北岸,繞行跨越北岸的幾處支流後接到嘉嘉代駐在所;但也有些資料顯示,古道在此跨過主流,於南岸行走一段後才再跨回北岸。但就算如此,為什麼會有三條橋呢?還是古道另有支線連結對岸的 masuvanu 聚落? 我們循古道繼續往前探查其餘的兩座鐵線橋。古道大抵沿著等高線前進,秋冬之際的森林微雨,空氣既靜且輕。繞過幾個溪溝瀑布、礫石崩塌,森林愈來愈濃密遮蔽了視線,但隱約可以看出前頭有一塊開闊的平地。繼續往前,一座格局方正的低矮水泥結構出現在古道旁。 是一座日式建築的墊高基礎。早期的日本建築多為木造,為了避免白蟻及地面的溼氣侵害,發展成踩高蹺的形式,木屋主體是站在磚造或水泥的高架基礎上。有趣的是,日本建築來到台灣後,為了適應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還把鞋墊增高了:日本的「床高」(室內地板高度)大概是 45cm 左右,臺灣則提高到 60cm 左右。而研究山中駐在所的專家林一宏博士又發現,「(駐在所建物)床高僅 1 尺半與日本本土相近,比台灣平地一般 2 尺半床高少很多」。我們測量了一下眼前的水泥結構,高度是 40cm,確實與研究吻合。 「有位退休的台電員工寫了一本書,耙梳台灣的電力發展史,裡面有提到在日治末期,日本人打算利用這邊的峽谷地形蓋水壩做水力發電,叫做『清水計畫』。這個遺址可能就是原本是要作為辦公室或員工宿舍的。」我們在水泥基座的遺址旁生火,烤起饅頭果腹,Katu老師一邊將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