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al contenido principal

尼東紀行(0) – 之前之後


「需要印發票嗎?」店員在我把一卡通靠上感應器的時候問了我這個問題,他的聲音很細微,聽起來似乎有點羞怯,可能是最近新來的工讀生吧。

「不用了,幫我存在載具裡就好。」

我收回卡片,思緒則漂回了還沒離開前往尼加拉瓜之前。有一次 L 一臉發現新大陸的樣子跑來跟我分享不用印出發票的方式,那時候台灣推行電子發票不久,只要上網申請,就可以在結帳的時候請店員刷手機上的條碼,發票自動存起來,省下印發票的紙張。「一定要在店員把發票印出來之前就跟他說要刷條碼喔!」L再一次跟我強調。沒想到事隔一年多再回到台灣,電子發票已經進化到第二代,只要先登記好悠遊卡或一卡通,連刷手機條碼都不用了。

一年的時間過得太快了,我有時候會覺得在尼加拉瓜的日子好像還沒過完,身體就先偷跑回台灣了。翻開晾在書桌上的相機,裡頭都還是未整理的尼加拉瓜影像,但筆電卻已經暗地裡連上了家裡的 wifi,自動改為 GMT+8 時區了。背包裡那本《Nicaragua, una interpretación El inconsciente colectivo》書籤還插在53頁的地方——因為過於艱澀的西文單字,我始終在第二章徘徊不前——但同時書桌上業已擺了一堆從高雄圖書館搬回來的中文書。這些年反覆的切換生活場域,好像沒有讓我更加適應這樣的轉換。每次從一地轉移到另一地,一個階段切換到下一個階段,總還是會發現自己的靈魂散落一地。

那些零落未整理的碎片是關於在尼加拉瓜的最後一個月,東行的故事。12月是尼國例行的聖誕假期,整個月公部門都放假,恰好那時正值返國前一個月,於是志工們各自踏上畢業旅行的路途。我選擇在這個時候到尼加拉瓜的東部,或者說大西洋岸——這個國家夾在世界兩大洋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而尼國國旗上的兩條藍帶正象徵著這兩大廣袤的水域——至於東部究竟為什麼如此吸引我,那要從另一個場景說起。

2016年三月,我剛從在 Granada 一個月的語訓結業,搬到未來即將工作一年的尼國首都 Managua。在新居裡的餐桌(兼書桌)上,面對著乾季照進屋子裡的陽光,電腦螢幕顯得太過黯淡,讓我的眼光不自覺的飄向遠處,直到臉書牆上突然迸出一則消息拉回了我的目光。我僅認得的幾個關鍵字吸引我的注意力,對著長篇的報導努力查著西文單字,試圖拼湊出完整的故事。故事是關於一個女人的死。當天凌晨,就在尼加拉瓜的鄰國宏都拉斯,幾名男子闖入了一家民宅,殺了當時就在家中的女主人。隔天警察聲稱這是一起強盜殺人案,但女人的家人朋友們卻不這麼認為,甚至整個社區為他舉辦了追思會兼抗議行動,要求檢警還原真相。

這個女人是 Berta Cáceres。他是宏都拉斯原住民 Lenca 族的抗爭領袖,20多年來,他為了族人的權益、女權、自然資源的維護多次與政府當局及大企業打對台。2006年,宏都拉斯當局意在西北部的河流 Río Gualcarque 築大壩發電,這個計畫被稱為 Agua Zarca,在當時可能是中美洲最大的水力發電計畫。然而這條河是許多原住民賴以維生的生命之水,大壩一旦築起,除了居民們沒有乾淨的水源可使用外,更會有大規模的土地被淹沒,嚴重影響生態及周遭的原住民聚落。 Berta 因而組織群眾抗爭,在 2013 年成功讓中國公司 Sinohydro 及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世界銀行的私營部門)放棄了這項計畫。這讓他在 2015 年獲得了 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當然,也成了許多人的眼中釘。

因此 Berta 的家人朋友們一口咬定這是一起政治謀殺。

事實上這類的事情,關於自然資源的掠奪與抗爭人士(通常是原住民身分)遭到殺害,在中南美洲普遍發生,Berta Cáceres 的故事僅僅是冰山一角。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 Global Witness 的資料,光是在 2002 到 2014 之間,就有一千多起環保運動抗爭者遭殺害的案件,而這還只是登記在案的數字。電影《給親愛的孩子》中描述的那些過去台灣的山林資源是如何被開發掠奪的暗黑史,事實上仍普遍的發生在隔著大洋的另一片大陸,只是裹上了自由、開發的糖衣,但生殺大權仍然掌控在資本家手上,犧牲的,是那些最早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以及無法說人類語言的其他生態成員。

同年李奧納多憑著《神鬼獵人》一劇拿下奧斯卡影帝——這部片的背景正是歐洲移民與北美原住民之間的腳力關係——時,說了:

“And lastly, I want to share this award with all the First Nations people represented in this film and all the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time that we recognize your history and that we protect your indigenous lands from corporate interests and people that are out there to exploit them. It is time that we hear your voice and protect this plane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ank you very much.”

對照早些發生在宏都拉斯(以及世界其他角落)的資源掠奪與暗殺事件,李奧納多的每個字都如雷般響在耳際——沒有人在說古,一切都是現在進行式。

而後李奧納多又發表了另一部紀錄片《Before the Flood》,內容談的是氣候變遷的議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此同時,國際組織洋溢著一股把原住民土地權益與氣候變遷這兩大議題關聯起來的氛圍。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的一份調查報告就強調,保護亞馬遜雨林區原住民的土地權益正是對抗氣候異常的最符合經濟成本的作法之一,因為唯有將土地所有權交還給當地的原住民族,讓他們依照祖先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保護自然資源,才可能避免這些資源落入財團之手,面臨被開發(或說被屠殺)的命運。聯合國原住民權利特別官員也提到由政府管理的保護區通常面臨被破壞的命運,反觀由原住民族管理的保護區則維持在更好的狀態,有更多的森林與動植物生態。而這些森林正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儲碳倉庫。

我並不全然擁抱這樣的推論關係。若能兼顧到當地原住民權益與自然資源的保護當然很好,但如果這一切的初衷只是因為全球氣候異常,我們才去關注少數者的權益,那說到底還是站在文明的制高點左右世界,而不是出於更根本的對生命的愛與尊重。如果有一天有人發明了可以直接把空氣中的碳變成燃料的方式,我們是不是就會對那些面臨困境的生命毫不在乎,不管是一棵生長了百年的杉木或是過著另外一種不被外人了解的生活的人類族群?

把故事的場景拉回尼加拉瓜,在這邊,土地掠奪與原民權益的問題一樣正在上演。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主要有 Miskito, Rama 及 Mayangna,他們主要分布在尼加拉瓜的東部地區,各有各自的領地,當然在很多地方也是混居,有些住在熱帶雨林深處,有些則住在沿海地區。現在這些地方一樣因為豐富的林業資源與土地掠奪的關係,造成他們的生存空間受到壓迫,也醞釀許多衝突。對於這些民族的文化以及現在正在面臨的真實狀況的好奇心,引領我在尼的最後一個月走上東部踏查的旅途,也成了在尼一年的最後一塊拼圖。

回到台灣後,我想是時候說說這段最後的故事了。




後註: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 Berta Cáceres 的事,而且你懂西文的話,可以看這篇南方電視台整理的文章。


Comentarios

Entradas más populares de este blog

走入回憶之森(內本鹿21年回家紀行)

清晨五點,天還沒亮,空氣中有冰。我鑽出睡袋,披上厚重的羊皮襖,身體還是不停的顫抖。戴著頭燈加入早已在火邊準備早餐的葛利,蹣跚的翻動火上的捲餅(當天的早餐是墨西哥捲餅配上葦如自種自磨的花生醬),身體也不自覺的往火邊靠,想把自己也烤一烤。天漸漸亮,我聽見夥伴的呼喊,走出天幕一看,外頭的青綠山林已在一夜之間換上雪白衣裝。 我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走內本鹿時也遇上霜凍。當時我們走的是從高雄 馬里山翻越 出雲山的穿越路線,一早起來發現營帳上積了一層厚厚的冰要壓到臉上,出來一看發現我們已置身在一片雪白的鐵杉林中。那趟山行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越級打怪,幾乎每天我們都是迫降,有一晚缺水,Katu 老師拿出背包深處的米酒,說裡面有 80%的水⋯⋯ 五年過去了,沒想到又再次遇上白皚山林。我好像看見當年那個毅然走入山林的自己,從雪白的森林中走出來,對著我問:一路走來,還好嗎? - 林道 35k,一直被稱為「冰箱」的五層樓高的白簾瀑布在霜凍之中,成了名符其實的冰箱。大夥小心翼翼的爬過冰滑的倒木之前,都不忘拿出手機拍一首「冬季戀歌」,只有 Salizan 面對難得的雪景心裡似乎沒有特別興奮。 雪大概也是 Salizan 心底的某個時空轉換門。今年僅 24 歲的他,第一次走內本鹿是在七年前,就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不僅僅是結霜,而是名副其實的下雪,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白。沈重的行囊壓在年輕的雙肩上,雙腳走到紅腫起泡,在身體又累又冷之際,火又怎麼都生不起來。 當年連 Katu 老師也被震撼教育。他說自己當時經驗還不夠,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看到女兒不停發抖,他立刻脫下雨褲給女兒,而自己身上連件雨衣都沒有,只有 Gortex 外套。沒多久他就全身濕透,在零度以下的風雨之中,體溫迅速流失。就在危及之際,他想到學過的求生守則,立刻把自己全身套進大塑膠袋中,身體才慢慢暖起來。如今的他在霜凍的山林之中,撐著傘自在的領著隊伍前行,跟我們笑談當年。 那年在 Salizan 心中還留下了一個遺憾:惡劣的天候造成溪水暴漲,滾石磊磊,河道無法通行,使得他們無緣回到 takistalan 家族的祖居地 madaipulan。他們還特地在 takisaiyan 等待一天,懷抱著天氣好轉的希望,但最終天公依舊不作美。當時已年近 60 的爸爸告訴他:「今年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來了⋯⋯,不過你以後還有機會,一定要回到 mad...

前進天空之城,馬西桑

(本文精要版刊登在《鄉間小路》12月號) 根據口述,布農人最初由西部海岸向山遷徙,或許是出於對耕地獵場的需求、或許是出於其他族群的擠壓,他們篳路藍縷的進入了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區,逐漸發展出郡、巒、丹、卡、卓、蘭六大社群。18 世紀初,布農人開始向外擴張,以丹、郡、巒群為主跨越中央山脈主稜的障礙,向東、向南遷徙,形成橫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的布農山林王國,直到 1930 年代日本政府的集團移住政策,才被強制遷移至淺山地帶。翻開今日的台灣地圖,布農村落圍繞著中央山脈南段的東西兩側,成為現代社會的邊陲,卻是面對廣袤山林的最前線,數百年間建立的文明遺跡仍靜躺山野⋯⋯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文獻記載中台灣最高的部落為隔著馬霍拉斯溪與馬西桑相望的太魯那斯,兩者海拔實在伯仲之間)。今年深秋,我們一行人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考古研究團隊、原民台攝影團隊,以 12 天的時間,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在過去,馬西桑的聯外交通除了部落道路,更有官方的清八古道與日八古道馬西桑支線,然今日這些古道大部分都已交還山神。我們為了入山的路線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採取一個看似繞道,實則卻是最保險的路徑:馬博橫斷。 被平移的山,逆向走回遷徙之路 高底盤的四輪傳動得利卡仿如山野戰車,無畏顛頗的土石,載著大隊人馬沿著中平林道在太平溪谷的的南岸之字攀升。底下的湍流切開山體,水源頭直指高山稜線,回頭望,縱谷平原的農村稻田一片安詳。不知道開了多久,一下車,冷空氣宣告我們已經進入山的領域:這裡是馬博橫斷的東口。 一般所稱的橫斷,通常是指跨越山脈的 A 進 B 出路線,而馬博橫斷因穿越中央山脈主稜上的馬博拉斯山而得名。為了前往海拔 1800 的馬西桑,我們從拉庫拉庫溪北邊的太平溪,借道馬博橫斷東段的登山路徑深入山區,再跨過海拔近 3400 的太溪-拉溪分水嶺,從後門進入馬西桑。這條路雖然遠繞,卻因為終年有登山客,路徑保持完好。 「馬博拉斯山的名字是來自族語的 manqudas,意思是老人家白頭髮的樣子,因為以前天氣很冷這裡會下雪。」我們在森林中手腳並用的爬了四天,終於上到視野寬闊空氣稀薄的高山稜線,陽光灑在眼前眾山頭,Salizan 拿著手機核對,一邊搜尋腦裡讀過的文獻...

岩穴、廢橋與殘屋

我們手持著提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的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最早是從部落長輩的口中聽聞此鐘乳石洞,當時只覺得天方夜譚,沒想到親自踏查還真有這麼一個詭譎之處。我們特地帶了捲尺丈量,整個洞穴的深度達 40m,中點還有一T字型叉路,整體穴形相當工整,明顯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荒山密林中會有這麼一個隧道? 隧道附近還有一座殘破的鐵線橋,我們試圖推敲兩者的關聯性。鐵線橋僅存兩條鐵索仍緊緊的抓著兩岸絕壁,但橋板皆已不見蹤跡,四處可找到一些散落的鐵線零件,水泥柱體也傾倒在土石堆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此處唯一的廢橋遺址,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座。在內本鹿古道的踏查中這段一直是個懸而未定的謎,有些資料顯示,古道離開清水駐在所後應維持在鹿野溪的北岸,繞行跨越北岸的幾處支流後接到嘉嘉代駐在所;但也有些資料顯示,古道在此跨過主流,於南岸行走一段後才再跨回北岸。但就算如此,為什麼會有三條橋呢?還是古道另有支線連結對岸的 masuvanu 聚落? 我們循古道繼續往前探查其餘的兩座鐵線橋。古道大抵沿著等高線前進,秋冬之際的森林微雨,空氣既靜且輕。繞過幾個溪溝瀑布、礫石崩塌,森林愈來愈濃密遮蔽了視線,但隱約可以看出前頭有一塊開闊的平地。繼續往前,一座格局方正的低矮水泥結構出現在古道旁。 是一座日式建築的墊高基礎。早期的日本建築多為木造,為了避免白蟻及地面的溼氣侵害,發展成踩高蹺的形式,木屋主體是站在磚造或水泥的高架基礎上。有趣的是,日本建築來到台灣後,為了適應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還把鞋墊增高了:日本的「床高」(室內地板高度)大概是 45cm 左右,臺灣則提高到 60cm 左右。而研究山中駐在所的專家林一宏博士又發現,「(駐在所建物)床高僅 1 尺半與日本本土相近,比台灣平地一般 2 尺半床高少很多」。我們測量了一下眼前的水泥結構,高度是 40cm,確實與研究吻合。 「有位退休的台電員工寫了一本書,耙梳台灣的電力發展史,裡面有提到在日治末期,日本人打算利用這邊的峽谷地形蓋水壩做水力發電,叫做『清水計畫』。這個遺址可能就是原本是要作為辦公室或員工宿舍的。」我們在水泥基座的遺址旁生火,烤起饅頭果腹,Katu老師一邊將饅頭...